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书荒阁 www.shuhuang.info,最快更新七零之彪悍女知青最新章节!

    大年三十, 各家贴对联、包饺子,男女老少都乐呵呵的。小孩子们也被要求忌口,大人也不许打孩子。走到哪里,看见的都是笑容,听见的都是祝福的话,喜气洋洋。

    大队安排人写对联,各家拿工分或者钱物换回去。再穷的家门, 也要贴上红对联,喜庆又热闹的。家里有丧事的, 不能贴对联,或者只能贴蓝白色的对联。

    程如海跑来问程蕴之和程如山:“爹,弟, 咱家贴不贴?”

    按说平反是喜事儿自然要贴的,而且逝去的人已经那么多年, 过了孝期也不兴继续守孝的。只是程如海寻思, 这样的大事儿, 问问爹,也显得自己诚意。

    程蕴之道:“祭奠先人,举行仪式,大家心里缅怀就行, 不用影响过正常日子。贴吧。”

    大儿子有改过的态度, 一家人能和和气气一起过年,程蕴之心里很高兴,觉得又回到大哥和自己年轻的那时候。

    吃过晌午饭, 程蕴之和程如山把今年新准备的祖影拿出来,上面是先人们的名字,都是程蕴之带着文生一笔一划写上去的。

    文生负责挂上祖影,上香,然后捞一大碗小米干饭,插上一根杏树枝,挂上铜钱、红布条等,再把煮熟的红枣点缀在干饭上,非常漂亮。还要做上供的供品,按照规矩要十几个碗盘,有鱼有肉有蛋饽饽。

    当然这是讲究又有条件的人家,没条件的也只供上几个饽饽一碗清水拉倒的。

    早些年一直反封建破四旧,加上物资缺生活差,祭祖、上供之类的基本都省了。文化运动时候更简单,墙上挂张伟人像,一家人拿着红宝书早上请示,晚上汇报,然后坐下吃年夜饭,这叫过新时代革命年。

    乡下干部执行力度不同,自然也有差异,一般刚开始严格些,后来就恢复了。或者跟领袖请示汇报,顺便把祭祖的事儿也汇报上,表示领袖已经知道,可以祭祖。只要不是一口吃的也没有,上供祭祖的风俗家家户户都会保留下来。

    布置好供桌,女人们做饭包饺子,男人们带着男孩子去祖坟地上坟,流程是压新纸添新土敬酒放鞭炮,邀请先人回家过年享受供奉。

    程如海带着俩儿子跟着上坟,还把过年的面、肉菜蛋拿过来,让刘红花带着打碗儿来这里一起包饺子帮忙做饭,既然想一起过年,自然要做出行动来。刘红花虽然不乐意,有些肉疼,可程如海铁了心她也只得配合,毕竟村里过年都是一大家子围着老的,她要是搞特殊让人家说嘴。等男人们走了,她看闫润芝和姜琳准备了那么多肉鱼菜,还有好几样馅子,萝卜馅儿、菠菜豆腐、白菜,而自己家只有肉和白菜,她赶紧闭嘴。

    闫润芝看她一眼,她赶紧叫了一声娘,心里却别扭着。

    闫润芝不冷不热的:“我做上供的,你去揉面擀剂子吧。等天黑再炒菜喝酒。”

    刘红花寻思炒什么菜?不就是包顿饺子吃?

    今年算好年头,多分了肉和面,各家能包顿饺子当年夜饭,往年饺子尝尝味儿,还得靠粗粮和红薯顶着呢。没想到姜琳家除了包饺子,还要炒菜?刘红花第一次体会到地主家的派头,除开地主家,谁能这么讲究?饺子还嫌不够,还炒菜!

    刘红花来这一会儿感觉眼珠子不够使的,那供桌上除了鱼肉豆腐蛋饺甚至还有苹果、蜜枣等等,她知道程如山能干,可没想到人家这么厉害,家里各种吃的摆满了。她娘家村里那地主,当时也没这样。

    闫润芝这会儿在切肉,姜琳摘菜,他们要做上供的摆盘。

    刘红花看姜琳在刮土豆皮,别人都用个破瓷片刮皮,她却刮掉一层肉,不禁撇撇嘴,这分了家还是这样笨手笨脚不会干活,得亏好命男人婆婆宠着,要搁别家早被婆婆骂死了。

    她站在那里不说话又不干活,手脚有些没地方放,便道:“弟妹你去和打碗儿包饺子吧,我帮忙炒菜。”

    姜琳看她一眼,却没说话。

    感受到姜琳清凌凌的目光,刘红花心里一咯噔,以为姜琳对她不满,立刻改口,“你忙活好几天怪累的,歇着我来做。”

    姜琳:“坐。”

    刘红花立刻拿了个小板凳坐姜琳对面,想帮她刮土豆皮。

    姜琳:“我有几句话要和你说清楚。”

    刘红花心里戒备着,却赶紧笑起来,来之前她不乐意,来了以后看吃的那么丰盛,自己家根本不吃亏,当然,如果不用自己家带东西更好。

    “弟妹,有什么话,你只管说。”她现在不管心里想什么,表面对姜琳都和气得很。

    姜琳:“咱们之间没有深仇大恨,也没有什么感情。”

    刘红花脑门开始冒汗:“弟妹,你看你说的,咱们是妯娌,一家人,嫂子以前错了,以后……”

    “以后有没有真情实意那要看以后。”姜琳打断她的话,“目前我对你没任何感情,之所以让你们来,是看在爹的面子上。你也看到了,爹一把年纪,在农场吃了不少苦。”

    刘红花忙点头,“是是是,弟妹说得对。”

    “我不管你们是真的认识到错误,还是单纯想认个错哄着老爷子开心。”姜琳抬眼看她,淡淡道:“就这么哄下去,给我把假戏做成真的。”

    有时候假戏做久了自己也会当真,如果坚持不住,那对不起。

    刘红花心里一咯噔,立刻知道姜琳这是看穿她和男人的心思?

    他们当然是真心的啊,怕程如山怕得要死,又羡慕弟弟家过好日子,希望能跟着沾点光。

    耍横耍赖都不好使,可不就只剩下认错道歉、求和好这一条路走?只能看着老爷子的面儿,希望两家能和好,以后还是一家人,也不至于让村里人指点说他们家吃里扒外。

    没想到姜琳看得明白的,她冷汗都出来了,赶紧解释:“弟妹你别误会,他爹是真心的,那天爹娘走了,他在家里哭了一宿。后来天天寻思着怎么让爹娘弟弟弟妹原谅,真的不是做戏,是真心的。我、我也是真心的,我、我没骗你。”

    姜琳看她吓得脸色都变了,“行啦,你记住我说的话就行。好好演戏,别演砸了,让爹开心点。爹开心,我们也开心,我脾气就好得很,就不会翻旧账。”

    “弟妹放心,放心!”刘红花赶紧站起来表忠心,就差喊口号了。

    姜琳让她赶紧停了,该干嘛干嘛。

    刘红花赶紧帮忙刮土豆皮,手脚麻溜得很,又去打水洗菜。

    姜琳给她兑温水。

    刘红花:“不用,用什么热水,别浪费,烧水不得费柴火吗?”

    姜琳:“我们生着炉子,随时有热水,不烧也浪费。”

    刘红花羡慕得已经没脾气,以前她和姜琳住一起,姜琳不如她能干,她挺有优越感。这会儿姜琳开砖瓦厂赚钱,程如山跑运输赚钱还拿东西回来,日子过得村里头一份儿,她嫉妒都够不着。

    姜琳看她那样是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,也就不再说什么。

    她之所以让大房来一起过年,纯粹是安抚程蕴之。既然程如海表面有悔改的意思,老爷子又很高兴,她当然不会拦着。

    至于她,并不会有太多机会和大房如何,过了年要忙砖窑厂、绣花坊,还要复习参加考试,如果考上就要去读书,哪怕考不上也已经改革开放,她要进城去发展自己的事业,反正以后肯定常住城里,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回乡下。

    她进去和打碗儿包饺子。打碗儿看姜琳握着面团的手比面还白呢,倒是她,又黑又粗糙还裂口子,不禁自卑得想藏起来,怕姜琳嫌她脏,赶紧道:“娘娘,我洗手了。”

    姜琳并不嫌弃,“你擀剂子挺圆啊。”

    打碗儿在姜琳面前很自卑,不敢抬头瞅她。之前爹娘和达达家不好,她不敢到姜琳跟前凑,两家打架,她自然也帮着爹娘。其实她内心无比羡慕姜琳长得那么白嫩漂亮,会打扮。

    被姜琳一夸,她更要擀得漂亮一些。

    姜琳不会像他们那样一只手托着饺子一只手捏边,她双手拇指食指那么挤一下,就把饺子挤出来。

    打碗儿看得很惊讶,原来还可以这样包饺子呢?

    姜琳觉得包得还不错,有了信心便继续包。

    大宝小宝和文生跑来家,他们已经上完坟。

    大宝看到刘红花也在,大宝站住,盯着她,“大娘,你还给不给我吃馊饭了?”

    刘红花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,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,“不、当然不、以前……都,都是大娘……”她浑身冒冷汗,几乎要夺门而逃了。这时候闫润芝道:“你大娘知道错了。”

    小宝点点头,“妈妈说有错就改是好孩子,你改了我们不和你计较。”

    既然嫲嫲说让他们来家里陪爷爷过年,小哥俩也不再计较,他们跑去屋里找姜琳看她包饺子。

    小宝:“琳琳包饺子越来越好看了。”

    大宝:“可是,馅儿怎么露出来?嫲嫲说这样的一下水就中了!”饺子破了不能说破,过年忌口。

    姜琳:“你们要看到妈妈的进步,我觉得比以前好看。快夸我!”

    他们嘻嘻哈哈地你笑我我笑你,跟三个孩子一样。

    文生也洗手进去,搓搓有点凉的手,“娘,我帮你擀皮。”文生擀皮擀得又快又好,而且每一个都尽量远远的,姜琳可喜欢呢。他一个人擀皮,其他人包。

    大宝小宝也跟着掺和,他们拿面皮给自己包糖饺子,捏点红糖拌点面粉包在饺子里。小宝还偷偷捏俩糖豆包进去,想看看煮出来是什么味儿的,又怕人家吃了自己的,就做个记号,捏成一个小兔子头的形状。

    打碗儿看着姜琳和孩子们那样亲密随意,不讲究大人孩子的规矩,别人家从来没见过,她不禁羡慕得很。

    很快男人们上坟回家,按照风俗各样该摆的摆上。

    这是程家这么多年以后,第一次正儿八经过年祭祖,兄弟俩都在,程蕴之心里非常高兴,一天都笑微微的,上坟的时候特意和爹、大哥叨咕了半天家和万事兴。

    晚上六点多,年夜饭就做好了。别人家直接吃饺子,条件好的加个菜。他们家除了上供的那些碗盘,另外又做一大桌子,红烧鲤鱼、蘑菇炖鸡、腊鸭、炒腊肉、黄豆猪脚、猪皮冻、白菜粉条汆白肉……

    刘红花看得眼珠子都直了,内心不安起来,竟然生出一种犯罪感。这么胡吃海塞的不犯罪?让她吃她都不敢!他们家本来过年就预备吃顿饺子的,哪里还有大鱼大肉?

    老天啊,这可了不得,出去满公社看看,没有一户人家是这么吃年夜饭的。

    要是只有一个猪肉炖粉条,她肯定馋得两眼放光如何如何,现在这一大桌子全是肉,她真不敢吃!简直就是做梦也不敢想的。

    吃年夜饭的时候,村里都等着大喇叭吆喝晚汇报,大喇叭不吆喝,各家都不敢动筷子。过了一会儿大喇叭响起《东方红》的歌,大家立刻肃穆。放完以后,又放一首《大海航行靠舵手》。

    等再放完,就传来程福军被大喇叭吆喝得有些失真的声音,“社员们,全体社员们,过年啦,过年啦,各家自己吃年夜饭啦啊,不用请示,不用请示,放了歌曲就算!”

    这么一吆喝,各家才欢欢喜喜地热闹起来。

    很快就有鞭炮声响起来,有人家买鞭炮一直不敢放,这会儿听了喇叭,立刻拿去放鞭炮迎年。

    姜琳也去拿出来交给程如山,他点了一根香,让文生找根细长竿子挑着鞭炮,他去点。

    姜琳怕刺激到文生,程如山却说没事。

    程蕴之和闫润芝互相搀扶着出去看,大宝小宝拉着姜琳的手,挤到门口,大年夜里还是很冷的,冻得哆哆嗦嗦的。

    文生举着竿子,姜琳问他:“文生,震耳朵的,你怕不?”

    文生朝她笑:“娘,我才不怕呢。”

    程如山捏着香,吹了吹香头然后捏过鞭炮的引信,点燃,“滋——”,他转身走开,鞭炮在他身后噼噼啪啪地响起来。

    文生举着竿子,耳边是震耳欲聋的鞭炮声,是家里人过年的欢呼声,火光明灭,有程如山俊秀挺拔的身姿,有姜琳明媚欢笑的脸庞,还有大宝小宝天真烂漫的样子,还有程蕴之、闫润芝,还有……

    他对周围如此陌生,他对这一切又如此熟悉如此渴望。

    熟悉又陌生,为什么这样?

    他突然有些茫然,这一切看似在身边却又离他很遥远,渐渐地他听不见鞭炮声,听不见欢呼声。

    他能看到他们,却听不见、摸不着,就好像他拼命喊拼命叫,娘却闭着眼听不见。

    没有意识的,他泪流满面,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哭,也不知道自己哭什么。

    鞭炮声停止了,他依然什么都听不见,脑子里浑浑噩噩的,周围嘈嘈杂杂的,好像有什么把他隔开。

    姜琳本来和拎着大小宝的程如山进了院子,回头没看到文生她又跑出来。借着院子里昏暗的光线看他举着竿子,保持放鞭炮的姿势,她跑过来拍拍他。

    “文生?你发什么呆呢?放完鞭炮,回家吃肉啦。”

    无月,星光灿烂,不足以照亮她的脸,让她看起来有几分神秘的感觉。

    他听见她的声音,丢了竿子,张开双臂紧紧地抱住她。

    姜琳拍拍他的后背,温声道:“文生,你害怕吗?”

    文生放开她,很大声道:“才不!”

    姜琳被震得耳朵都有些不舒服,笑起来,“干嘛那么大声。”

    程如山从院子里出来,“文生怎么啦?”

    文生大声道:“耳朵聋啦!嗡嗡的,养了一窝大马蜂!”他用两根食指堵着耳朵眼又放开,笑起来。

    程如山握着姜琳的手,让她不用担心,文生没事的。他走到文生身边,抬手在他耳朵和后脑的穴位上按按,揉了揉他的头发,“这是饿的,去多吃点肉就好了。”

    文生一听立刻跑屋里去,“吃肉啦!”

    姜琳对程如山道:“是不是刚才放鞭炮吓着他了?”

    程如山:“上坟也放了,他并没反应。估计过年的情景让他有触动。”他其实想用这样的场景刺激一下文生,杂志上说多刺激一下对他恢复正常的精神秩序有好处。只是,程如山又不忍心进一步刺激他,忍不住哄大小宝那样哄哄他。

    姜琳道:“要不咱们还是顺其自然吧。”

    程如山揽着她进屋,“好。”

    因为人多所以分了两桌,炕上一桌老人和孩子,地上再一桌。

    程如山拎两瓶酒过来,给爹娘、姜琳、大哥夫妻俩都倒上。

    文生突然道:“我也要。”

    程如山看他,“你还小。”

    文生:“我长胡子了,不小。”他摸了摸早上程蕴之帮他刮得光溜溜,这会儿又冒出来的一点胡茬,他觉得很新鲜。

    程如山给他倒了一点,“你先尝尝。”

    文生端起来,舔了舔,有些辣,但是自己是男人,没什么好怕的,他一仰头一饮而尽,然后龇牙咧嘴地直扇风。

    大宝小宝笑话他,大宝:“你非要喝,可难喝呢,嫲嫲说跟尿似的。”大宝小宝好奇,拿筷子蘸过,难喝得很,他俩才不稀罕呢,哪里有糖好吃?

    闫润芝:“……”我啥时候说过?

    文生不服输,又要了一盅,程如山给他倒上,这会儿不让他一口喝了。

    姜琳对程蕴之道:“爹,你给大家起个头。”

    程蕴之颤巍巍地端起酒盅,另一只手赶紧托着,他道:“咱们家平反,日子越来越好,你们爷爷奶奶、大爷大娘知道也欢喜。你们兄弟俩守望相助,给孩子们做个榜样。过年都开开心心的,我也不说丧气话。”

    他想俩孩子和睦相处,却也不说太多,好话三遍淡如水,老大要是真有心,以后天天过日子见真章,也不是这会儿说几句话就管用的。他要是不真心改好,以后老程家也就当没这个大儿子。

    闫润芝:“我就觉得这日子挺好的,我知足。”

    程如海见大家都看自己,他也赶紧双手把酒杯捧起来。看着程蕴之和闫润芝俩坐在炕上,老爹头发花白,他有些忍不住眼泪,忙抹了一把眼睛,“这酒真辣。爹娘,弟弟弟妹,以后哥哥向你们看齐,好好过日子。”

    刘红花还沉浸在这一大桌子肉鱼的罪恶里无法自拔,她感觉太罪恶了,说不出话来。轮到她说话,她捧着酒杯,看看闫润芝看看姜琳,让她拌嘴吵架叭叭的,说正事儿就舌头打结。

    “嫂子以前鬼……被猪油迷了心窍,犯蠢、犯糊涂的。一想,那、那不是傻子?以后可不能那样。”“娘,弟妹,以前我、不对了。给你们赔不是。”她把那一盅子酒喝了。

    闫润芝点点头,没说什么,姜琳点点头。

    程如山却不说什么,他从来不信别人说什么,介意的事情都是自己调查,看人也不听人说什么,而是看他做什么。他道:“大家都饿了,吃饭吧。”

    大宝小宝小哥俩已经做好东道主,给堂兄堂姐倒上橘子汁、山楂汁、苹果罐头汁儿……哥俩好地喝了好几个。

    姜琳提醒他俩:“别只顾得喝一肚子凉水,吃菜。”

    因为三更还得下饺子,姜琳就没吃太多,免得太油腻不好消化。

    酒足饭饱,大家说说话,程如山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