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书荒阁 www.shuhuang.info,最快更新党小组最新章节!

    1939年夏天,京津冀多地下了暴雨,雨水成了那一年的奇观。持续半个月的降雨,以及引发的大小洪灾,后被修入各地方县志,成为很多人记忆中一个无法抹去的符号。

    马天目应是全程经历了那场降雨的人。从他接到调令,离开平西党校,踏上去往阜平的那一刻起,暴雨便拉开序幕。起初舒缓,后又急骤,继而像盲人手中的三弦,不紧不慢地弹拨着。他牵了他的栗色老马,身披那件深绿色雨衣,本想几天内赶到目的地,却不想竟梦游般走了二十多天。

    阻碍他前行脚步的,并非那从天而降的雨水,也非路途中所担心的“敌情”。他所经过的那一路,因地处根据地腹地,很少会遇到人为困难。他一直沿着大路走。周围是无边无际的庄稼地,雨雾使庄稼地变得深不可测。有时望望前路,再朝来路凝望,发现空寂大路上只自己一人独行。凄苦一下便从心底漫溢出来。他起先骑在马上,会和老马说几句话,全然不顾老马能否听懂。路倒并不难为他,走到一条路的尽头,便会有另一条路出现。只是走着走着,不禁毛骨悚然起来。发现路的经过,有着相同的样貌,同样的泥泞,同样的路畔上生了野草。车辙里积起的水泊像细小汪洋。他辨不清路旁的庄稼地里,哪一片是玉米,哪一片是高粱,只觉得它们都在雨水里和他同样苦捱。他渐渐心疼起胯下的老马来,从早晨上路,他们还未曾停下来歇过脚。况且他坐得腰背酸疼,便下马步行。起初走的是一片沙土路,感觉不到路的难行。后来随着土质变化,泥泞让他举步维艰。他捡了长着青草的路畔走,鞋子不时会陷进泥里。脱了鞋子走路,虽感觉轻快,但双脚因长时间浸泡,皮肤变得异常脆弱。一根坚硬的草梗,也会将脚上割开一道口子。好不容易见到一处村庄,找到人家落脚。这才知道,距早晨离开的村子,只几里地远。赶了将近一天的路,难道只走了几里地吗?他不无疑惑地这样问到。你肯定迷路,遇到“鬼打墙”了。老乡安慰着他。可这大白天的,哪里会有鬼!没有鬼,但这大雨泡天的,对你们外乡人来说,哪里能辨得清东南西北啊。

    就这样,他不得不改变了赶路的策略,雨大时借宿在老乡家,雨小时方敢上路。但雨水无止无休,全然不顾赶路人心中的焦虑。那种焦虑慢慢变为无奈,再次化为心中的凄苦。老天这是怎么了?下起来就不扯断,跟号丧似得。所有遇到的人,都在和他说着同样的话。他无语应对。在这漫长雨路中几乎丧失了说话的能力。不赶路时整天窝在老乡家里昏睡,赶路时一言不发。而实际上,他又把话说给谁听?世界仿佛成了水的世界,道路消失,低洼庄稼地里只露着庄稼的头颈,潮水般的蛙鸣时刻响在耳边,犹如咒语。他时常在齐腰深的水里前行,感到世界荒寂,唯有身边的那匹老马,它椭圆形的臀部露出水面,像一匹怪异的水栖动物。

    一直走到唐县,雨才稍有停驻。乍然初晴的天色仿佛揭开压在头顶的一方巨石,水流纵横的世界却使他晕眩起来。他将露出水面的树木和庄稼当做路标,专捡那水流湍急处走。越是波平浪静之处,越深不可测。好几次掉进路旁的河沟,好在攥紧了马的缰绳,由那栗色老马,救他出了险境。直到踏上唐县城外的一块高地,这才放下心来。瘫坐在由石头堆砌的高台上。站在城外观水景的人问他:你从哪里来?听说海河都决了口子?你没被淹死,也真是命大。

    这座处在平原与山地之间的城池,因了地势的高耸,颇像一艘救世的方舟。城中青石板路被雨水冲刷,清水洗街般干净。他光脚牵了马走,听马蹄敲打石板,不由开心起来。找到当地分局卫生部,开了一些药。又同他们借了十元钱。带在身上的盘缠早就花光,他借钱走了一路,打下的借条不下十张。那位戴眼镜的卫生局干部告诉他:可到位于城西的阜平县政府借宿一夜,我看你身体这么虚弱,应该找医生仔细检查一下。

    他拒绝了他的好意。断然出城,牵马继续西行。知道过了城西的沙河,晋察冀分区的驻地便遥遥在望。城西通往沙河的那一路,全是裸露的石子路,雨水将路旁的砂砾冲出深深沟痕。路虽难走,却并未被洪水围困。心里彻底放松下来,却感到四肢乏困,伏在马上,睡了过去。

    马的嘶鸣将他唤醒。河风吹在身上,有些浸骨的凉。老马踢踏脚步,止步不前,显然受了惊吓。放眼望,见一条大河横亘眼前,河水犹如万千野马,发出呜咽般嘶鸣。看不到对岸,在远处山峰的挤压下,河的对岸像一条细线,隐在遥不可及之处。他滚鞍下马,踌躇许久,方才挽起裤管,牵了老马,试探着朝水流中走。马止步不前。他刚刚下到水里,双腿便被冲撞的颤抖起来。撞击他的并不是流水,而是隐在水流中的大小石头。如此看来,面前翻腾着的,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